静宏的 2015 -> 2016

#2015 -> 2016

一.2015 总结

2015 年经历了挺多事:公司融资、公司倒闭、毕业、跳槽、再跳槽,工作也从一个纯安卓开发变成 Java 后台开发,自我感觉其实是不太好,至少没有达到最好的状态,主要的缺陷还是时间无法充分利用,学习效率较低。
2015 年初,所处的那家公司拿到了一点融资,然后在年中倒闭,在这家公司一年多的时间里,见证了一个项目的萌芽,发展,挣扎,消亡。真是百般滋味。按照我现在看到的东西肯定写不出什么总结经验,唯有领悟到一点:只有不断努力的做事情和学习,才能在不断变换的局势中应付自如
2015 年初还只是一个入门级安卓开发者,工作生活全部是安卓世界,但是工作需要,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就强行转成了 Java 后台开发,初步涉及三大框架等等技术。这个情况让一个初级程序员很是迷茫,初学者在技术上的追求究竟是先广度再深度,还是先有深度再广度,这个问题我偏向于先从某方面的深度入手,再追求广度,所以在接下来的跳槽中,我的工作意向还是安卓开发,但是职场的风云变幻,总是出乎我的意料,在人生的第二家公司中,我以移动开发工程师的身份入职,但是期间做了大半个月的 Node.js,后来在我离职的时候,我已经是一名 Java 后台开发,半年时间又重新跳回 Java 开发,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,所以在后来的一段时间,我恶补了 Java 开发的一些基础,看了各大框架和设计模式,把半路出家的坑补上,在 2015 年末的时候,自我评价应该能算是初级 Java 开发了,再反过来看安卓,感觉在设计和实现上, J2ee 和 Android 还有很多相通的地方,一些技术难点的理解反而比以前更清晰了

成果

  1. 在工作时带领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团队,效果自我评价比较一般,但是也有收获,促使我看了几本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书
  2. 在技术上 2015 年接触的面比较大,从 Android、iOS 到 Node.js、html5 再到 Java web,各种框架、工具都有所运用,体会到各种技术之间的异同
  3. 毕业了,拿了一些奖,再也没有骄傲的资本,正式成为一个普通开发者
  4. 买了十几本书,看了一部分,在一些陌生的技术领域还是看视频和博客比较多,人还是有惰性的,喜欢看现成的东西
  5. 买了 macbook pro, 算是 2014 年总结里实现最快的东西,果然金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

不足

  1. 2014 年总结里的不足之处改进地方不是很多,知识总结不足问题依旧存在、考证之类的都没实现、自己的 App 也没有落实
  2. 技术不过硬,面试时底气不足,做出的产品不精致,曾经被实力嘲讽了一下
  3. 跳槽太快,主要原因是自我定位不明确和看公司目光不行
  4. 运动量不够,2015 年前半年运动比较多,后半年应该各种事情,几乎没怎么运动
  5. 写作能力比较弱,讲故事姿势不对

二.2016 展望

2016 年计划依旧是技术优先

  • 报考通过 系统分析师/系统结构师/PMP
  • 把分散在各个角落的笔记收集起来,放在一个平台上,暂时存在 Github
  • 继续多读书,每个月必须有一本到手,读完有思维导图总结
  • 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项目,改进完善,折腾,这个估计会花费一些业余时间
  • 认识一些朋友,既要避开社交网络的淤泥,又要通过社交网络获取有用信息,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
  • 健身,星期六早上